綠惜地球就「協助回收業界應對內地收緊進口回收物料的要求」之回應

(2018年1月2日立場書) 因應內地收緊回收品入口政策,香港環保署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上推出「三紙二膠」的修訂版,包括採納本會提倡可回收廢雜誌紙,推動不淋水運動,同時接收1、2號膠樽以外回收編碼的膠樽,都是正面回應問題的方向。
 
環保部門原本推出的「三紙二膠」版本,被環保團體普遍認為是倒退。以「二膠」為例,倘只側重回收1、2號塑料的膠樽而放棄其他塑料,綠惜地球估算,整體廢膠回收率,將由2016年的14%, 重挫至只得5%,與環保部門減廢目標背道而馳。
 
至於放棄回收廢雜誌的「三紙」方案,則每年會額外增加18萬公噸廢紙,相當於要砍掉306萬棵樹。(參考文件1)
 
政府不鼓勵回收廢雜誌,主要擔心其塑料塗層重量,會超逾總重量0.5%的嚴格標準。然而,就綠惜地球調查發現,香港市面出售的雜誌,絕大部分並無塑料塗層,即使有,也集中在封面及封底頁,並且僅佔總頁數的3%。本會認為,我們不應僅僅為了這3%的頁數,而把其餘97%的可回收廢紙扔到堆填區。既然政府在推動膠樽乾淨回收工作上初見成效,更應把有關概念推而廣之,涵蓋至回收廢雜誌上。
 
就應對內地收緊進口要求上,綠惜地球有以下建言:
一、廢塑料回收:
1. 兼顧回收所有膠樽:回收1、2號膠樽是「基本盤」,但非整全策略。環保署應高調宣傳可回收所有「樽形」的塑料容器,當中包括回收編碼1、2號以外的膠樽。一來這些塑料有價,二來公眾不必為辨別不同塑料編號而困擾;
2. 改革回收設施設計:環境局應趁「桶改會」改革垃圾及回收設施的契機,設計樽形設計外觀的回收設施(參考見圖),收納1、2、5、6及7號膠樽,方便公眾辨識,亦有助提高回收意欲;
 
plastic recycling
 
3. 所有回收設計,建議為透明設計,方便公眾辨識,減少誤投;
 
4. 兼顧回收廢塑料:在設置「樽形」回收設施時,應保留原來的「塑膠回收桶」,重點接收1、5、6號等公眾慣常回收的食物容器(見下圖),但同時加強宣傳乾淨回收。
 
plastic3
 
5. 至於數量最多的膠袋,政府同樣應宣傳減少使用及乾淨回收,甚至可由政府集中處理及分揀,再交業界回收;
 
6. 健全回收系統:在落實膠樽飲品生產者責任法規前,盡早推出以下過渡安排,挽回公眾對回收系統的信心:
 
→ 政府應連結綠在區區、社區回收網絡和食環署轄下的三色回收桶,擔當接收可回收廢膠的「安全網」,鞏固公眾對回收系統的信心;
→ 擴大2018年初中央回收廢膠運輸計劃至公屋、居屋等公營房屋範圍,覆蓋全港45%人口的回收需求;
→ 私營屋苑若欠缺回收商支援,可尋求「社區回收網絡」提供協助;
→ 於港鐵出入口等策略位置設置膠樽回收機,方便公眾回收,健全回收系統;
→ 長遠而言,政府應設置中央塑料處理中心,將無法由自由市場處理的低價值產品,集中處理、分揀,甚至加工;
→ 提供土地,推動在港設置「升呢」的廢塑料處理廠,應對中國收緊入口禁令的挑戰,並且減少輸出污染廢物。
 
7. 要求塑料產品印製回收編碼,方便公眾回收;
 
二、廢紙回收:
大力推動不淋水運動,提升廢紙出口品質;
政府加強宣傳廢雜誌的乾淨回收認識,減輕回收商的分揀成本,同時避免有用紙張淪為垃圾。
 
●參考文件:
1.雜誌無得回收?我們可以齊心拯救雜誌

雜誌無得回收?我們可以齊心拯救雜誌嗎?


2.刀下留膠 綠惜地球倡議政府勿一刀切棄守回收廢膠

刀下留膠 綠惜地球倡議政府勿一刀切棄守回收廢膠


3.7.6% 的警號 廢膠回收系統瀕臨崩潰

7.6% 的警號 廢膠回收系統瀕臨崩潰


4.廢紙風波未決 乾淨回收禁「淋水」

廢紙風波未決 乾淨回收禁「淋水」


 
本會聯絡:3708 8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