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握油價回升 帶動廢膠回收

政府周三派發環保部門最新的減廢成績單——《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6》,顯示我城的都市固體廢物量繼續有增無減,2016年人均每日棄置量更創23年新高,達到1.41公斤。
 
2022年減廢4成目標 恐落空
 
這刻幾乎可以論斷,除非手執神仙棒,否則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祈遏抑棄置量至人均每日1公斤的2017年中期目標,將告落空。此外,局長在2014年發表的《香港廚餘及園林廢物計劃》,開出2016年全港廚餘減量至平均每日3,300公噸的期票,結果同樣令人難堪。去年,香港廚餘量依舊高企3,600公噸水平,即使扣除延遲投入服務的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每日可處理200公噸的廚餘量,仍欠100公噸的減量。
 
自願式減廢約章 止不了咳
 
猶記得環境局去年發放好消息,指2015年廚餘減量有成,棄置量較2014年下降了7.1%。當中家居廚餘棄置量下跌8.1%,成績最好,而且較工商業廚餘棄置量4.6%的減量還高。沒想到事隔一年,在工商業帶動下,全港廚餘棄置量不跌反升6.5%。這是否引證了僅靠自願式減廢約章,根本止不了咳?
 
宏觀來看,工商業人均垃圾棄置量從2006年起上升,拖累全港的減廢成效,一再顯示政府遏止乏力。猶幸尚有好消息:家居人均廢物棄置量連續5年下降,多少顯示公眾減廢及回收意識正在勢頭上,值得鼓舞。
 
至於反映即棄文化的發泡膠餐具、1號膠樽(PET)和膠袋的棄置量,除了前者回落18%至每日的39公噸,其餘均顯著上升。近年倍受關注的1號膠樽棄置量大增16%至每日的158公噸,回收率拾級而落,由2014年的14%、2015年的7.6%,再插水至去年的5.8%。綠惜地球推算,在高棄置低回收的現況下,堆填區每日要多吸納632萬個膠樽。塑膠容器生產者責任法規實在不能再等。
 
只收「三紙二膠」 太保守
 
縱使香港已落實購物膠袋收費,但廢棄膠袋情況依然嚴重。2016年每日棄置量較上年增加了6.3%至690公噸,相當於全年多棄掉接近1.5萬公噸膠袋。
 
面對內地收緊入口廢料的挑戰,環保部門保守地推出「三紙二膠」的措施,以為可以保本。筆者就以不同回收比率的數據,推算倘若只收「兩膠」(1、2號膠樽),2018年的整體廢膠回收率,可能會大幅回落至5%的水平,這將意謂,絕大部分廢塑料都要葬身堆填區。如此一來,黃局長離2022年減廢四成的宏大目標,恐將漸行漸遠。
 
值得一提的是,本港2016年整體廢膠的回收率達到14%,較15年的10.5%有明顯提升。然而,這並非因為政府有靈丹妙藥,而是受惠於石油價格回升,令塑料有價。簡言之,廢膠回收率並非由政府帶動,而是依賴外圍因素,十分被動。
 
若是依賴外圍走勢,那麼眼見石油價格持續回升的趨勢,政府怎樣不好好把握機會,擴闊「兩膠」以外的回收範圍?
 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
朱漢強
2017年12月30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