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惜地球就廢物收費修訂建議之初步回應

(2017年10月26日新聞稿) 環境局採納了綠惜地球等環團的建言,修訂了廢物收費的落實內容,例如擴大按袋收費的涵蓋範圍、支援綜援戶、成立減廢辦公室等,本會對此表示歡迎,同時期待立法會盡早完成審議及通過草案,以應對本港日益嚴峻的廢物挑戰。
 
環境局今日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發出「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」文件,建議重點如下:
 
1.收緊「入閘費」,擴闊按袋收費範圍
 
原建議只要求食環署及其承辦商垃圾車的用戶,須使用指定垃圾袋,這部分的垃圾量佔約六成。然而,餘下約四成的垃圾,則透過私營廢物收集商收集,並以「入閘費」形式繳費,再由用戶平均攤分。綠惜地球認為此「大鑊飯」收費模式的最大弊端,是無法體現污者自付原則。
 
環境局現建議,把指定垃圾袋的適用範圍擴濶至私營廢物收集商的垃圾車,並估計在此情況下,按袋收費的涵蓋範圍增至八成。
 
綠惜地球歡迎修訂,但要求政府清楚介定餘下兩成需要採用「入閘費」模式的廢物,以防形成漏洞。
 
2.支援綜援戶
 
政府計劃向所有綜援受助人增加綜援的標準金額每人每月10元。
 
三口之家綜援戶每月平均花費33元購買指定垃圾袋,但假若用戶願意減廢及做好回收,便可省下購買垃圾袋的開支,幫補生計。本會認同有關做法,認為可兼顧支援基層及減廢的目標。
 
3.設立減少都市固體廢物辦公室(減廢辦)
 
文件未有披露辦公室人手,無法顯示政府的減廢決心。本會認為,減廢辦應有700-1000人的編制,以應付龐大的宣傳及執法需求;而人手編制,過半數屬過渡性質,對政府財政不構成長遠負擔。
 
本會對於文件未有提及改組部門架構,表示失望。本會認為,政府應把食環署處理垃圾的潔淨組撥歸環保署,一條龍發揮減廢、回收及廢物收集的功能,避免目前兩個部門割裂的分工,才可發揮更大的減廢效益。
 
參考文章:綠惜地球就廢物收費之建言 (四)
 
傳媒查詢:綠惜地球 朱漢強 劉祉鋒 37088380
 
FullSizeRen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