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地拒洋垃圾 4招救港回收業

 
fb_20170801_04-02
 
中國政府7月中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(WTO),年底開始不再接收洋垃圾。所謂的洋垃圾,包括外地進口的廢塑膠、未妥善分揀的廢紙、電子廢物、回收舊衣等24類固體廢物。
 
相關文件指出,以上廢品經常夾雜高污染垃圾和危險廢物,既污染環境,也傷害公眾健康。
 
曾急需原材料 收廢飢不擇食
 
這則消息見諸於本地的中國新聞版面,讓很多人以為與香港無關。我倒認為,中國這次對進口回收品大刀大揮,勁度足以傷及香港回收業的筋骨,不單推高本地垃圾量,更可能進一步拖垮整個回收系統。
 
2016年首8個月入口中國的廢塑膠中,來自日本和美國的分別佔12.5%和10%,但兩者加起來的22.5%,還不及排名頭位佔25%的香港。我們當然沒有產生那麼多廢塑料,當中大部分都來自外地,透過香港轉口內地。不難想像,限制令一出,靠中轉賺取數以十億美元計生意的轉口商,首當其衝痛入肉。
 
微企打造回收網 卻兩面受壓
 
內地一直有禁止入口洋垃圾的條文,但過往為搭上經濟高速增長的列車,急需輸入原材料,飢不擇食地把混雜垃圾的回收品一併吞下。數十年間,中國這座世界工廠表面風光,人家把原料輸入中國搞生產,貨品賣到國外,卻把污染物留在山地河川。到這些商家賺了錢,又把不要的廢棄品以回收之名,運回大陸。世界工廠的同義詞,無疑是世界垃圾場,半點不光彩,而美其名披上自由港外衣的香港,內裏也不見得乾淨。
 
現在大陸發財了,就想立品。
 
其實,早在2013年內地實施大半年的「綠籬行動」,已為香港的回收業響起警號。那一年,中國海關總署嚴格執行廢物進口規定,例如膠樽一定要破碎才能進口,以致一向只把膠樽壓扁打紮出口的回收商,貨櫃裏的貨物全被視作生活垃圾,差不多全港的回收商,停收廢塑料,膠樽的唯一出路,便是堆填區。
 
自此之後,部分回收大戶轉戰東南亞設廠,分散投資;有的則出口廢膠至越南進行簡單處理,再透過「自己的辦法」取道廣西入口內地。
 
大戶自有大戶的避險對策,可是日常在街舖擺檔,或開街車到大街小巷做回收的業者,卻可能是這次回收禁令下最傷的一群。環保官員叫他們做「微企」,一般由一到三人打理,規模雖小,全港總計也約有400間。
 
推生產者責任法 刺激回收
 
這些微企,近年飽受回收價格持續下滑之苦,租金、人力成本不斷上揚兩面夾擊,加上中國的落閘措施,生存壓力不問而知。他們最直接的求生策略,便是放棄接收低價回收品,近年廢塑料慘不忍睹的回收實況,便是最鮮活的寫照。以廢膠樽為例,2015年回收率跌穿雙位數,由前一年的14%下滑至7.6%的低水平;至於每日平均棄置量,則由132公噸增至2015年的136公噸。
 
縱使如此,請勿忽視回收小店的積極作用。這些分布全港的業者,形成綿密的回收網絡,一直以來收集本港大部分的回收品。萬一這張回收網破掉,整個系統也會斷裂、遭殃。
 
要避免有用物料大量棄掉堆填區,亦要振興回收業,很難指望回收價格會在短期內反彈,或者中國政府的限制急轉彎。然而,我們絕對應該創造改善回收生態的條件,助回收產業度過難關。在此拋磚引玉,以下建言,盼能發揮環環相扣的功能:
 
1. 盡快推出塑膠容器生產者責任法規,提高膠樽容器的回收價值,刺激回收市場;
 
2. 政府提供土地,支援設置回收再造廠,吸納本地廢塑料,並為產品加工增值;
 
3. 礙於街舖空間限制,「微企」回收商無法大量回收膠樽和紙皮。政府應好好發揮綠在區區、垃圾站等設施的中轉儲存和運輸角色,讓回收商貨如輪轉,紓緩物流負擔,同時有助減廢;
 
4. 香港政府主動與內地探討,容許港商透過CEPA進口乾淨、高質的可回收品,維護業者的生存空間。
 
朱漢強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
2017年7月29日《經濟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