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護郊野復修山徑 悟步步皆辛苦

保護郊野公園的聲音近年高唱入雲,但只要細看,郊野其實處處都是受傷的土地。這個受傷,不僅僅來自覬覦郊野的發展計劃、偷倒泥頭,還有因你、你和你的「踐踏」導致的傷痕累累。

 

人潮越野賽多 山徑損耗嚴重

 

這怎麼說呢?2015年有超過1,300萬人次到郊野公園,這固然是美事,但這海量的人潮步履,對500公里的山徑無疑帶來負擔,但不少人貪一時之便走出的條條捷徑岔路,毁了植被,連帶容易引致水土流失。

 

剝了皮、散掉土的山徑,讓原來長在泥中的樹根懸空外露,名副其實的「堅離地」,既窒礙樹木生長,也易絆倒山客。水土流失久而久之,尤其在下坡路上,往往沖刷出道道深陷的沖蝕溝,活像條條疤痕;無論是從生態保育抑或遊人安全的角度,都不理想。

 

近年,越野賽事盛行,2016至17年度在郊野公園舉辦的相關活動,便有120個。這個數字看似不多,但在亞洲各國中,卻名列第二,僅比中國少兩個,並高於日本的114個。這些山賽動輒上千人次,大型賽事更是以萬人計,以香港的彈丸之地,要滿足這平均三天一次的比賽容量,山徑損耗可想而知。

 

對於修復山徑,政府部門當然責無旁貸,但也別忘了大家可以負起更多的綠色公眾責任,例如參與修復山徑,透過付出汗水和勞力,學習使用簡單工具、就地取材,為受傷山徑「療傷」、修護。

 

為受傷山徑療傷 你我都有責

 

類似的體驗式公眾參與,在美國發展多時。最經典的例子,是美國東部的阿帕拉契山徑(Appalachian Trail)。這條全長3,500公里山徑的維護任務,由30多個山徑步道俱樂部負責,每年有超過4,000名義工參與,勞務時數高達17.5萬小時。至於近鄰的台灣,則有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」擔任大旗手,推動以非機器的手作方式,修護山徑。

 

山徑修護,並非靠一鋪牛力,也不推崇灌上石屎水泥了事,過程中有知識性一面,要對水流、坡度、土質和植被有綜觀的理解,才能鋪砌出避免水土流失的步道。而上乘的設計,能誘導公眾減少走岔路,當中又有社會心理學的知識。

 

參與修復山徑 加深郊野關顧

 

漁護署最近試辦了幾場修復山徑的工作坊,綠惜地球有幸參與。原來修護短短數十公尺的石階、小徑,從搬運石塊、鋤泥、砌擋水石牆、鋪上落葉,全都是學問,全都要心思,馬虎不得。凡參與過的夥伴,都有「步步皆辛苦」的感悟,直言加深了對郊野的關顧。

 

筆者並非在做活動推介,但聽到大家把保護郊野的口號叫得響亮,當然期望各位知道,保護郊野絕對可以從避免「行差踏錯」走岔路開始、從自己垃圾自己帶走開始。有機會參與修復山徑的話,在那俯身彎腰與泥土樹木近距離相交之際,相信更能培養出對土地的歸屬,是成熟公民的體現。

 

當不斷有人提議發展郊野公園,甚至對所謂低生態價值用地打主意時,我們不能只把指頭對外,而忘了本份。

 

經濟日報 2017年2月25日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