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民間力量 推動綠色年宵

年宵已過,但請大家別遺忘一事:那就是今年15個年宵市場中,至少11個有市民自發組織搶救賣剩棄掉的物資,同時撿拾紙皮膠樽送拾荒者。這種規模的公民參與,歷年未見。

 

垃圾量雖跌 浪費問題未解決

 

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就表示,大年初一所有年宵市場共收集約365公噸垃圾,較去年少約82公噸。撇除銷情理想、食環署近年協助回收等因素,這股民間的星火力量實在功不可沒。

 

年宵這類大型節日從來是對環境的咒詛,因為大家「歡渡」的方式總離不開「揮霍」二字。你能想像,10年前年宵製造的垃圾多達554噸嗎?在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,賣不完的金魚會被活生生倒掉;無人問津的年花被扔掉也不送出;用完的木板卡板竹枝被直接送夾到垃圾車,懶理背後砍掉一棵棵樹、一片片林子。

 

食署出租攤位 應定減廢制度

 

10年間年宵垃圾量縱使反覆下跌,但情況未許樂觀。

 

在剛過去的年三十晚,幾個市場都有堆滿地的維他奶樽,元朗那邊更留下數十件未開封的簇新維他奶夾衣。企業不錯有權賺錢,但沒權污染環境、浪費資源。維園市場其中一個賣糯米滋的檔口,過去3年都是把賣不完的食物棄掉,更加是名副其實的無衣食。

 

新年流流,我並非要來掃興,但看見海量有用之物被糟躂,豈能無動於衷?如果沒有近年民間的救物行動,情況更加雪上加霜。食環署作為年宵市場的搞手,其減廢角色舉足輕重,只要積極點多作為,配合民間支援,才可產生協同作用。

 

正路的做法,是食環署在出租攤位時,把減廢工作制度化,訂定妥善處理物資和廢物的按金制度,凡做不到的檔主充公押金,甚至限制來年競投。

 

所謂妥善處理,可以是俗稱「孖key」的攤位帳篷,摺疊式桌椅等較有出路的物資,檔主離場前須送到場內特定空間,供團體或公眾接收,減少浪費;而沒領走的貨尾,則暫存錄在區區等中途站,待過年後再散貨。

 

至於紙皮、膠樽、鋁罐等可回收品,則要求送至有員工或義工駐場的回收區處理。為鼓勵回收,要減少場內垃圾桶,至於擺放位置,須移至回收設施附近,方便監察,避免檔主「偷雞」亂扔。

 

今年上半年,環境局便會向立法會提交廢物按量收費草案。環保部門既然關注垃圾圍城,更不應對節慶垃圾袖手旁觀,容讓公帑為各檔主的垃圾處理埋單找數。

 

事實上,年宵攤位一年只擺幾天,要做好管理相對容易,也可成為其他大型活動的減廢示範。可以預計,來年會有更多公民響應年宵的救物行動,同時會更有系統地監督政府的減廢工作。奉勸相關部門,與其事後被批評不作為,不如早作準備,與民間社會共同推動綠色年宵。

 

經濟日報 2017年2月11日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