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站裡的牛鬼蛇神

香港的垃圾站其實是催命的牛頭馬面,送進去的無論是真正的廢物,抑或是仍有回收價值的資源,注定葬身堆填區,永不超生。

 

這樣說好像有點誇張,但我城的垃圾處理思路,是盡快把街道清乾淨,市容弄個光鮮,以眼不見為淨的障眼法,把垃圾盡快移離視線,再將堆填區堆得山一樣的高,成就「清潔香港」的美名。垃圾站,無疑充當推波助瀾的角色。別以為我環保L上身,要來個道德審判,其實我是在陳述大家習以為常的處理垃圾方式:消費–棄置–填埋,the end。

 

垃圾站的故事,除了以上的線性劇情,還有其他終局的可能嗎?終於有人跳出盒子好好想像,拋出新劇目,取名「垃圾站大變身,改裝成為資源共享中心」。

 

按照新劇本,垃圾站未必是有進無出的死胡同,而是社區共享的資源中心。香港的垃圾站其實是個八寶箱,裡頭出現的「垃圾」,除了大量廢紙、膠樽等大量可回收物外,包括完好無缺、性能良好的家俱、電器,簇新衣裳等等,都拜物質豐富所賜,汰舊換新的速度奇快。你的垃圾,是很多人眼中的有用資源,只欠一個整合資源的共享平台。

 

垃圾站髒兮兮,主要因為乾濕垃圾沒妥善分類,可用資源往往為著半點沾污就判死罪,都給冷飯菜汁糟蹋了。如果在站內做到乾濕處理,把傢俱等乾廢物分別擺放,大家就更願意取用了。

 

只要空間許可,站內可加設壓縮、破碎等機器,把膠樽、鋁罐等資源進行初步處理,減省回收業者的操作成本。至於負責日常管理的前線員工,不再被看扁為「垃圾佬」和「垃圾婆」,而是有尊嚴的「資源共享大使」,協助資源分門別類,令我城邁向永續共享。

 

這樣的倡議,由應該是本屆立法會最綠的參選人朱凱迪提出,內容看似天馬行空,但很有破局的高度和能量。中下價回收品難做,在地的原因是土地,人力及運輸成本高,而把條件適合的垃圾站改革成資源回收中心,能化整為零,改造出一個個兼具回收功能的微型版「綠在區區」,發揮地區回收網絡功能。況且,能在地處理廢物,最符合低碳原則。

 

欣賞「資源共享大使」的想法,確信能以人為本,才是好的綠色政綱。這些大使,不必要由外判清潔公司包攬,可以由地區基層勞工組成的「互助小組」或「合作社」承擔。這些朋友熟悉社區,對社區有歸屬感,有利發展循環回收系統,同時增加社區人際的社會資本。

 

實際上,香港垃圾站進行過局部的回收實驗,例如有環保團體在水渠道垃圾站等地,收集盛裝金魚的發泡膠盒,兩個月收到的量,夠堆滿四輛雙層巴士。泥頭車司機協會在灣仔酒吧街附近的垃圾站做玻璃回收,同樣發揮地盡地利的減廢功能,試著擺脫垃圾站淪為資源殺手的宿命。

 

再講一次,以上建言並非天馬行空,實質是衝擊我們的閉塞思維,把線性的垃圾處理路徑,修正為循環的迴路。這當然不是完美的模式,卻嘗試在「消費」、「堆填」之間,注入「分享」、「回收」的open ending養份。
誰說垃圾站無法換上綠色新裝?這不僅是政綱口號,還該是值得思考的破局命題。

 

明周 2016年9月10日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