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治水銀污染 市民亦有責

圖:維基百科
圖:維基百科

水銀含劇毒,卻非香港人關注的污染焦點,但問題一直存在。今年8月下旬,便有中成藥製造商因旗下兩款白鳳丸含過量水銀而需要回收;最近更有香港出口商涉嫌非法輸出水銀廢物,遭入口國調查。香港2018年處理的水銀廢物,高達226餘公噸。
 
港處理水銀廢物 去年達226公噸
 
化學元素汞,俗稱水銀,是公認的劇毒,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9年決定就汞擬訂在全球具法律約束力的公約,2013年在日本熊本市舉行的會議上,《關於汞的水俁公約》獲得採納,並開放予各國簽署。全球預計於2020年底進一步管制及淘汰電池、照明、化粧品、溫度計等含劇毒水銀的產品,香港這兩年亦緊鑼密鼓制定在地的適用法規。
 
公約以水俁命名,有其深刻的歷史意義,值得一書。大家知道九州熊本縣有隻人氣高企的吉祥物熊本熊,但未必聽過那兒的小漁村水俁(音「語」)。上世紀50年代起,該處發生連串離奇事件,先有5萬多隻貓咪狂舞亂奔,部分還投海自盡,不明所以者以「跳舞病」稱之。接下來雀鳥相繼墜海、魚群任由捕撈,之後漁獲大減。
 
一如受詛咒般的怪異情節,後來從動物蔓延到當地孩童身上。1956年4月,一名5歲女孩得了怪病,手足痙攣、無法張嘴進食、雙目失明。她死後,輪到兩歲的妹妹遭殃,繼而在周遭鄰舍爆發,而且不僅小朋友受害,連大人也難逃一劫。開始時,他們的視力變得模糊、口齒不清、肢體扭曲,最後在痛苦中離世。
 
恐懼夾雜着無知,有人指向村民,斷定他們有先天遺傳病,害得村民無法出外打工、女的無外人敢娶。由於經濟滑落,孕婦只能靠進食當地僅有的漁獲補充營養,卻不知道禍及胎兒——怪病本來源於海水,從海裏吃進營養,也同時汲取劇毒,透過母體輸進胎兒的小小腦袋,導致新生兒智能不足、發育不良或四肢變形。
 
在第一位女孩去世後,當地醫院以貓兒做實驗,第一組貓吃當地的魚,另一組吃外地魚,前者病發死亡,間接證明海水正是禍首,不過研究結果被斥資的化學公司壓下來,直至該醫生臨終前,才有勇氣在1970年向法院見證,指控始作俑者。
 
事件緣起於1932年,日本化學公司窒素在水俁開設生產乙醛的工廠。當地人最初滿心歡喜,以為有了工業,便會帶來鐵路、醫院、甚至戲院等現代化建設,推動經濟發展,卻沒想到那工廠原是隻屠城木馬。生產乙醛要用硫化汞作催化劑,工廠不作善妥處理便排出大海,變成有毒的甲基汞,長年累月污染水體,在海洋生物體內積累,種下禍源。
 
舊照明器具妥善包裹 送回收點
 
熊本大學醫學部研究指出,在1932年到1968年間,該工廠排出數百噸汞進水俁灣。水俁當年人口約4萬,1970年認定的受害者就多達12,000人,有說其中2,000人因而去世,事件引發的賠償糾紛至今仍未完結。聯合國以水俁為名訂定公約,便是期望世人記取水銀污染的沉痛教訓。但那是悲劇發生40載後的事。
 
除了工業生產過程,聯合國指出,低端開採金礦技術和燃煤化石燃料,亦是全球汞排放的主要來源。至於香港,2018年處理的水銀廢物,九成九以上來自廢舊光管和慳電膽。雖然部分慳電膽已改用水銀合金,污染威脅大減,但水銀一旦被釋放,會持久存在於環境中,並以不同形態在空氣、水、泥土和生物之間循環,不容掉以輕心。
 
防治水銀污染,並非只靠政府和企業。市民棄置破舊照明器具時,請務必妥善包裹,或送到適當的回收點,才是綠色公民應有之義。
 
 
朱漢強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
2019年12月28日《經濟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