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產開大水喉 即棄包裝減廢難

香港民間上周四公布首份即棄飲品包裝報告,揭示香港去年生產的即棄飲品容器,超過21億件。把這個天文數字拉到生活,就是香港人平均每三天便會喝掉兩瓶膠樽、鋁罐、紙盒或者玻璃樽的即棄包裝飲料;而飲完的樽樽罐罐,8成以上被扔到堆填區。
 
即棄容器日增 回收率極低
 
報告指出,在云云即棄飲品包裝中,PET膠樽市場佔有率高達65%,遠高於紙盒、鋁罐、玻璃樽的總和。再對照以上物料的回收率,除金屬外,其餘的慘不忍睹(見表)。報告又指,香港去年飲品市場,銷售10億公升包裝飲料,並以平均每年3%的速率增長。把以上資料拼湊,可理出以下圖像:香港持續製造愈來愈多膠樽等即棄垃圾,但回收步伐,遠跟不上生產速度;這如同蠟燭兩頭燒的窘局,讓即棄廢物難題更難解決。
 
飲品生產商用了幾十年時間,扭轉大家的飲料習慣。兒時家人開士多,顧客喝完,會把玻璃瓶放下再走;或者擺下押金,待喝完退回按樽費,讓瓶子再利用。可是,現在的生產模式,以「即棄」取代「再用」,把可重複使用的玻璃瓶轉成用完就扔的膠樽紙盒。明明家中、辦公室喝開水最方便、便宜,現在卻是心甘命抵買「物非所值」的樽裝水;而裝載的容器,主要是回收率低的膠樽。這個轉變的代價,在於過去飲品生產商有承擔回收及再用容器的責任,而所謂的責任,包括支付成本。不過,現在拒絕再用的結果,便把處理即棄包裝垃圾的責任和成本,全推卸給政府。說白了,就是由公帑代繳。如此這般偷龍轉鳳多年,市民竟然像被灌迷湯似的,從不質疑生產商豈有此理。
 
2025年目標 膠樽回收率7成
 
近年,國際高度關注廢塑料的挑戰,消費者也醒覺誰是這些廢品的始作俑者,迫得業者不得迴避環保責任。至於本地,政府正進行的膠樽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顧問研究,清楚發出規管的信息,讓業者不得再鬆懈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由本地飲品製造龍頭發起的「一次性飲品包裝工作小組」,邀請了零售業、回收業和環保團體參與,並委託顧問探討對應即棄包裝的對策,整合出上周四公布的這份報告。
 
報告建議,透過減用、重新設計包裝、加強回收及本地再造等手段,定出2025年前兌現PET膠樽及紙盒回收7成及9成等目標。
 
多管齊下 斟飲設施+減用料
 
即棄容器回收成效低,大幅提高回收率誠然重要。然而,即棄垃圾的問題根源是開大水龍頭般的生產模式,若無法扭轉這個格局,只靠回收效果也會事倍功半。報告提出,飲品業者承諾增設以百部計的斟飲設施,以取代購買即棄容器,無疑突破「買嘢飲必定製造即棄包裝」固有想法,也讓業者在做生意與減塑上取得一定的平衡,算是不錯的起步。不過,相較於現有即棄包裝的市場,斟飲水設施數量顯然九牛一毛,而業者也沒有訂定進取的源頭減量目標及時間表,坊間便無從評價整體減塑效益。
 
有意見以為,製造商把瓶子造薄,減少耗用塑料,也是可取之道。從減少用料和節省成本上,這當然無誤,但不斷製造海量膠樽,樽身厚薄無助遏抑流落郊野及海洋的垃圾數量。再說,瓶子愈輕身,吹到自然界的風險愈高,更不容掉以輕心。
 
備註:綠惜地球是「一次性飲品包裝工作小組」成員,也有出資委託顧問公司進行以上研究。
 

(圖片來源:《香港經濟日報》)
 
 
朱漢強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
2018年12月15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