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昏腦轉的區域環保合作

政府近來為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敲鑼打鼓,環保業界也搞了一個相關的發展機遇論壇,還請來京官、港官分享。到台下發問環節時,筆者問道:
 
面對中國收緊進口限制,大灣區可為香港的回收業界帶來怎樣的機遇與出路?結果是,有回答,也可以說沒回答。
 
港缺土地配套 回收業陷困局
 
有答,是因為台上嘉賓切中要害,提到回收業當下的幾個困局:第一、香港棄置垃圾基本不用付費,欠缺推動回收的誘因;第二、政府長期不重視回收,在土地和資金提供等配套上,均不到位;第三、在以上大環境下,回收業界其實普遍在做轉運的貿易生意,有差價賺頭才做;一旦回收價賤,廢紙塑膠便淪落堆填區,無助產業壯大。
 
沒答,是因為破了局,卻提不出解決方案,更沒聯結到大灣區與香港回收業的命運。
 
最近有意見提出,在大灣區設置回收處理場,對應香港的廢品出口難關。由此路進,大家須同步探討:如果由港人設廠,如何防堵香港成為進口洋垃圾的缺口?能否得到中國政府的廢品進口配額批文?會否牴觸世界貿易組織(WTO)有關與其他國家的競爭規限……
 
回歸前有先例 一家便宜兩家着
 
粵港政府在區域環保合作上的討論,打從回歸前便已開展,惟大多停留在科研探索、交換意見,或就單一事件進行商討的層次,欠缺整全、長遠的規劃。也因此,縱使有關區域環保合作的名詞一個接一個–「共建優質生活圈」、「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」、「泛珠三角區域環境保護合作協議」到現在的大灣區,但深遠的實質成效,卻不多見。
 
至於回收減廢,着墨更少。也難怪,對香港政府而言,過去中國經濟快速發展,對廢品需求大,根本不必介入行業也可以順暢運作。然而,自2013年綠籬行動後,中國對進口廢品管制日嚴,這個交由自由市場操作的如意算盤,漸打不響。
 
區域環保合作的背後思路,是環境挑戰難以獨善其身,更難單打獨鬥;而透過結合兩地優勢,互補不足,有望創造更大的協同效益。實際點說,香港缺乏土地,內地欠缺監管,倘能雙劍合璧,或可其利斷金。這讓我想起以下例子。回歸前,廣東化學廢物缺乏設施,而香港的青衣廢物處理中心卻有相當閒置的處理能力,並且面對財赤。於是,有人提出做好物流監管,容讓香港接收及處理內地的化學廢物,創造一家便宜兩家着的局面。
 
廢品回收門檻增 港勿坐以待斃
 
類似的兩地合作,在今天的歐盟成員國之間,也甚普遍,只是那時候甫提出這想法,便很快被聯想到「垃圾轉移」,最終連認真討論的機會也沒了。
 
其後在特首曾蔭權年代,時任環境局的官員盤算過粵港合作處理廢玻璃的可能。當時的想法是,香港既然缺乏土地及再造設施,不妨把市面收到的廢玻璃運到香港環保園做基本清洗及破碎工序,在確保乾淨回收處理後,運往珠三角的工場再造或升級處理。這計劃也無疾而終,據聞其中一個原因,是內地涉及議題的部門多,不好協調。
 
別以為粵港合作路難行,便往東南亞去鑽。當全球有一半廢品均無法出口中國而轉向東南亞時,試問哪個國家有中國般龐大的吸納量?有說越南因吃不消蜂擁而至的廢品,最近叫停廢塑料進口,並且緊跟中國腳步,只接收原料。
 
當廢品接收國一個一個提高入口門檻,香港的回收業何去何從?在中港關係日見緊張下,明白討論區域環保合作,多了一層障礙。然而,若果不好好梳理過去粵港環保合作的心得,探索合作出路,那麼日後再多搞幾個大灣區、小灣區的新名詞,也只會繼續原地踏步,頭昏腦轉。
 
朱漢強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
2018年5月19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