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「短命膠」斷交 生活無咁膠

香港商業電台長壽廣播劇《十八樓C座》周三(11月29日)播出的劇目《想生活無咁膠》,絕對可以拿來做思辯教材——反面的。
 
回收基本功 稍稍清洗無難度
 
整集主題環繞廢膠發揮,並以周老闆一句不屑話作結:「如果想生活無咁膠,繼續發你嘅春秋大夢啦。」意謂要解決全球的塑膠危機,大家諗都唔使諗。
 
故事以劇中人努力找尋膠樽回收桶揭開序幕,隨之以「把膠樽放到回收桶,係無用㗎」一句打沉。當中理據,諸如不同塑料容器可以包含不同材質;樽蓋、樽身、樽底、外層膠膜、樽身有印沒印上東西,都會影響循環再造;至於裝機油的、清潔劑的、通渠水的容器,各有處理方法。簡單說,「回收,不是講咁簡單」。
 
聽到這,聽眾腦瓜子可能已冒出大大個「煩」字。接下來,劇中人再引述政府呼籲,指即使一般飲品膠樽,也要清洗過方可回收,然後問:「大家有無洗先?」「洗碗婆」祥嫂答:「洗咗十幾個鐘頭碗碟,仲唔夠皮?仲要洗埋唔要的膠樽,咪搞我!」
 
走筆至此,我也覺得煩,不過倘若周老闆能正確認識回收基本功,便會發現這個動作沒他想像的那麼難,也實在不必刻意放大難度。雖說塑膠容器大不同,但自動化回收機器基本上已經做到自行分揀,我們回收時大可不必人手除蓋或撕掉樽身招紙。反過來說,無論是回收抑或棄置,大家都有責任把樽裏的飲料、清潔劑、甚至通渠水倒乾淨。若果人在路上實在不方便清洗膠樽飲料,至少請你喝乾淨內容,別污染了其他回收物。即使清洗,談的亦只稍稍沖乾淨,並非高難度動作,在家居中實行也當是舉手之勞。
 
我建議《十八樓C座》的街坊下次再談廢膠的話,不妨多談生產者責任。這個詞的概念也很簡單直接,充滿街坊智慧:自己屁股自己擦,別想盡辦法迴避責任,把自家製造的問題扔給別人。香港減膠之難,其中關鍵,便是欠缺這條重要法規,讓包括膠樽飲品生產商、使用即棄餐具的連鎖快餐店置身事外。
 
推動減廢之難,也與劇中周老闆拋出「塑膠源頭減廢,根本是偽命題」的說法有關。
 
源頭減廢 生產者勿迴避責任
 
周老闆稱塑膠是生產石油的副產品,不會因為有人不用塑膠而不生產石油。他打了一個比方說:「即係好似雞腳同雞雜,係賣雞肉的副產品,香港人若果以後唔食雞腳雞雜,你估美國、巴西係咪唔養雞、唔劏雞呢?人哋主要收入係靠賣雞㗎,咪玩啦。」他又說:「總之,除非全世界唔用化石燃料,改用可持續發展的能源,不再提煉石油,自然就無塑膠,全部改用可再生產能源。」
 
想生活無咁膠,絕非春秋大夢,問題是,大家有沒有卯勁扭轉生產和使用塑膠製品的方向。上回的專欄(見11月18日「地球多廢膠.『絕膠』勿再歎慢板」),筆者引用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環境學者蓋耶(Roland Geyer)的《Production, use, and fate of all plastics ever made》研究,指全球生產的塑膠,有一半「短命」,即是會在4年或更短的時間內淪為垃圾。關鍵是,我們未必要跟塑膠一刀兩斷,甚至可以和平共處,但基本的心態必須是:優先與短命塑料製品「斷交」,舉如避免製造即棄餐具和飲完即棄的膠樽等。避免不了的話,便盡量改用可重用、耐用的塑料製品;用到無法再用時,務請妥善回收或棄置。
 
用可再生能源 減石油又減膠
 
另一方面,社會亦應致力導引塑料用來生產較耐用的商品,以延緩、減少對生態和人類的傷害。當然,一如劇中所言,減少依賴石油,多開發可再生能源,也是王道,全球在氣候變化的挑戰下,也正朝此方向邁進。
 
這,從不是零和宿命,而是大家的責任和出路。再說,面對全球的塑膠災難,任誰都沒有繼續發春秋大夢的本錢。
 
朱漢強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
2017年12月2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