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署派發減廢成績表 人均垃圾增 回收率跌

(2016年12月22日新聞稿) 環保署公布減廢成績表,除了人均家居棄置量和廚餘有減少外,反映全港情況的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,由2014年每日1.35公斤,增加至2015年1.39公斤,為過去十年的高位。導致棄置量增加,與工商業廢物量大幅增加有關。回收率方面,都固、家居和工商業三線全線下跌,都固回收率更下跌兩個百分點至35%。

 

至於近年倍受關注的飲品膠樽問題 (PET),棄置量由2014年每日的132公噸,增至15年的136公噸,回收率由14%,跌穿雙位大關,只得7.6%。

 

環保署今日公布的《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5》指出,2015年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為551萬公噸,較2014年增加了1.6% 。此增速相比2014年的增速(3.8%)及2013年的增速(3.1%)較緩慢。

 

綠惜地球認為,導致棄置量居高不下,及回收率走下坡,關鍵原因有三:
1.廢物按量收費、生產者責任等源頭減量措施仍未到位;
2.廚餘處理廠、轉廢為能設施或延遲投產,或遠水救不了近火;及
3.回收品價格回落,加上回收系統失效。

 

本會建議:
1.本屆政府盡速向立法會提交廢物按量收費法案,若無法爭取在本屆政府落任前成立法案委員會處理,法案便要推倒重來。而下任特首,亦應致力游說立法會盡早通過法例,以遏止包括工商業廢物的增長情況;
2.下任特首應推出膠樽等飲品容器的生產者責任法規,落實污者自付原則;
3.都市固體廢物中,廚餘佔最多,除加快興建已承諾的「有機資源回收中心」,政府亦應支援私營機構設立分區廚餘設施,增加廚餘處理量;
4.政府應強化「綠在區區」和大型垃圾站的減廢及回收功能,健全回收通路﹔另推出堆填區禁令,使2022年能達到減少40%棄置量(以2011年作基準)的目標。

 

傳媒查詢: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
3708 8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