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桶一定唔得?

誰會想到,垃圾桶會成為新聞要角,多了人為減少幾個桶,或者縮細桶口設計而爭論。

有意見認為,香港垃圾多,推出以上舉措,是斬腳趾避沙蟲,廢物無家可歸,結果堆滿街。這是好辯題,但討論前不妨先總結漁農自然護理署近年處理垃圾桶的經驗。

有環保學者形容,英國郊野公園重視保育,遊人為欣賞綠野風貌而來,並非垃圾、更不是垃圾桶,所以不會設置廢物箱。你帶來的垃圾,請自行帶走。中國郊野的垃圾桶在設計上多與自然環境結合,做出樹幹形狀和顏色的裝置,在視覺上減少突兀感,但遊人會否善用,另當別論。至於香港的郊野公園則擺滿垃圾桶,呼應我城保持市容衛生的一貫高效做法。也因此,2010年整個郊野公園範圍,配置了2,900個垃圾桶。

漁護署之前的舉措,的確做到保持整潔的效果,但同時寵壞遊人,把城市裡隨手棄置垃圾的習慣帶來郊野:只要你扔,便有人撿。於是,遊郊野公園多了一個觀賞活動,就是看垃圾桶。接下來,前線員工在保育郊野和防火等主要任務外,得分出三成工時,替大家執手尾、撿垃圾。

漁護署自覺該扭轉這樣的管理模式,但香港人都被寵壞了,主流想法總要求加桶而非減少,真箇要減,亦只敢低調行事。直至去年九月,當局反高潮提出撤走五條遠足徑的垃圾桶,並喊出「自己垃圾自己帶走」的高調訴求。這背後,多得民間組織發起連串清理垃圾和監察行動、與漁護署保持密切溝通、雙方安排大批義工與遊人直接溝通,和環境局局長站台支持,讓漁護署敢於理直氣壯站出來,要求遊人承擔綠色公民責任,減少製造和帶走自己的垃圾。

結果,這五年間,當局共減少34%的垃圾桶至1900個,減桶比例遠高於食環署的15%。至於那五條撤走垃圾桶的遠足徑,對比去年郊遊旺季,垃圾量大減八至九成,衛生也沒變差。這,絕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。

回到之前的命題:減桶與減廢有因果關係嗎?如果只撤走垃圾桶,卻不做教育宣傳,又不爭取公眾認同,答案不言而喻。進一步而言,漁農處首階段運動經驗最大的突破點,是打破城市人事事講方便–隨處都要有垃圾桶– 的「小我」心態,不抱怨周遭沒垃圾桶帶來不便,反而願意多行一步自備水樽、多用手帕,成就愛郊野愛環境的「大我」,反映香港人具備相當的公民質素。

把減廢理據說個清清楚楚,爭取民間社會的支持,還有環保部門的協力,是漁護署獲得成效的基本步。用同樣的部署準則,衡量食環署最近的改造垃圾桶行動,大家自有公論。但更期望的,是食環署和環境局能從中能夠吸取心得,完善措施。

2016年7月9日 《明周》
環境倡議總監 朱漢強